第05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时讯综合新闻网 | 安顺晚报电子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09年4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岭民中十年“网龄”记
2009-04-24
关岭民中远程直播教学班

  本报记者  伍少安

  互联网,让坐落在关索岭下的关岭民中的师生能够及时获取大山外面的教学资源。十年来,他们在网上遨游。作为教师,他们不仅要阅读教材,课外书籍也要大量涉及,但网络阅读弥补了传统的纸质阅读的不足。而2006年,该校开通了远程直播教学班,更大程度上利用新媒体,直接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网络成为资源库

  关岭民中数学教师王恩奇回忆,1999年通过赠送和购买两种方式,电脑进入了办公室。当时在关岭县城,电脑尚未普及,在很多人眼里计算机是个神秘的“洋机器”,很多单位的文案处理人员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士担任。因为网络信息存在良莠不分的特性,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上网会带来诸多弊端,此时关岭民中就意识到通过互联网将会得到宝贵的教学资源,于是要求教师熟悉电脑,力图计算机操作在教师队伍中得到普及。

  据2000届关岭民中毕业生回忆,那年的高考复习资料,首次突破传统的图书资料,教师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优势是信息及时,图书资料在这方面没法相比。2005年以来,各科教学组还专门明确一个老师负责查阅互联网上的资料,“我就负责过高三数学资料的查阅,觉得好之后就拿来大家讨论,认为是好资料就下载来使用”,王恩奇告诉记者,“但是网上的信息,不是全部都好,比如试卷,要通过筛选和重新组合,才能发到学生手头。”

  去年该校向某网站交纳3000元的年费,使其成为教师获取前沿教育信息的基地。目前该校正在筹划局域网,进一步利用网络来提高教学质量。

  “网校”革新传统教学

  4月17日记者在关岭民中采访,发现该校不仅是在通过互联网对教学进行“小修小补”,而是投入12余万元修建三个多媒体教室,2006年开始设置“直播教学班”。“现在高中三个年级都有了直播教学班,通过远程直播教学的方式,与成都某所名校实现备课、授课同步,”校长张浩波告诉记者,“课程设置都是和成都那所名校一致的,开通远程直播教学后,对于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天下午记者在高三远程直播班看到,成都老师通过卫星和多媒体实现异地同时上课,关岭民中学生享受的是成都的教学资源。“直播班的五门直播主科与成都是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和同时考试的,”左明松老师告诉记者,“因为讲课老师是在成都讲授,我们扮演的是助教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复存在。”

  左明松告诉记者,当直播班“助教老师”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课后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节奏,而直播班的教学节奏只能按照预定的速度进行,不能单独为某个学生着重讲解个别的疑难问题,这就要靠课后老师来解决。

  王恩奇的一个深刻感受是,远程直播教学扩大了教师的视野,交流面拓宽,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他告诉记者:“以前走的是相互听课评课的交流模式,都是本校内交流,大家的水平和观念都差不多,教师队伍的素质没有得到质的提升,而远程直播教学让我们与成都实现了跨省交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