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农忙季节,4月21日,镇宁自治县农业局植物保护检查站工作人员送技术下乡,深入田间开展水稻细菌性条病预防培训活动。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斑,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稻生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属于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发病后植株功能叶染病焦枯,严重影响结实和稻谷的优质高产。镇宁自治县自1999年发生细条病以来,全县共有8个乡镇相继遭受细条病的侵害。多年来,为确保疫区病害的蔓延,加强细条病的防治工作,该县农业局植保站工作人员积极制定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与监控防治方案》及〈〈细菌性条斑病耕前处理方案〉〉,对历年水稻细条病老病区、重病区和新发病区开展跟踪调查,并在细条病发生的乡(镇)采用组织统一培训、分散培训、田边地角宣传等形式开展培训。 据介绍,细条病在镇宁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农户防治意识淡薄,加上水稻生育后期防治技术要求严格,很难开展彻底防治,目前主要采取春耕备耕白田撒施生石灰,苗期药防等措施进行防治。工作人员从细条病的危害、特点、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方面对农户进行讲解,并现场与农户进行交流,接受农户的技术资询,现场传授防治技术。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户进一步了解到细条病的危害,进一步撑握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显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