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经济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时讯综合新闻网 | 安顺晚报电子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09年4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处镇到湄潭、凤冈取“茶经”
2009-04-02
  听取田坝村支书介绍

  

  本报讯  3月27日至3月29日,普定县化处镇组织朵贝村、张家村、熊家林村农民共55人、政府茶叶包片领导、包村干部21人,到遵义市湄潭县、凤冈县学习发展茶产业的先进经验。

  化处镇于2007年掀起“复兴万亩朵贝贡茶”工程,2007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带领当地农民到遵义湄潭参观茶园、学习种茶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湄潭农民种茶致富,让化处镇的老百姓看到了种茶致富的希望。2007、2008年,化处镇新建茶园6300余亩,引进茶叶加工企业5家,发展茶产业初显成效。但由于茶叶不是短期见效益的产业,部分农民虽然也种了茶,但还存在着顾虑。2009年,化处镇将规划种植茶园5000亩,而一些茶叶老板,也分外看好化处镇发展茶产业的大好前景,想在化处镇发展基地。但地方老百姓对土地的流转能带来致富的问题总是半信半疑,持观望、等待态度,舍不得把土地转让出来。针对上述情况,化处镇茶叶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领导作了大量工作,效果都不太明显,最后党委政府决定,带茶园面积在全镇各村最多的张家村、熊家林村、朵贝村村民,实地到发展茶叶致富、土地流转带动农民致富的湄潭县、凤冈县实地参观学习。

  参观组一行来到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实地参观了该村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厂,听取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朝利关于该村种植茶叶发家致富的经验介绍。周朝利告诉大家,田坝村人正是因为种植茶叶,才从当初全县的后进村发展到今天拥有60多辆私家车的富裕村庄。参观学习组深入到田间地头,与正在采茶的老百姓面对面交谈,亲自了解种茶的好处及经验。接着,一行人来到湄潭县永兴镇的万亩茶海,浩瀚无边的茶园震撼了正在发展茶产业的化处人。最后,参观学习组一行参观了湄潭县梅江镇核桃坝的生态茶园,看到种茶富裕起来的核桃坝人美丽的村庄以及满山的茶园,化处镇农民感慨不已。

  此次参观学习,化处镇政府干部、三个茶叶重点村的农民非常激动,对发展茶叶产业更加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同时对土地流转有了正确的理解。参观人李勋等表示,回去后要把所看到的向村里的其他农民宣传,自己种茶,也发动其他人种茶、并支持老板发展基地、办茶叶加工厂。此次参观学习,为化处镇2009年5000亩茶园建设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该镇“复兴万亩朵贝贡茶”工程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张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