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惠农信贷真是好呀,今年的小额贷款比往年数额大、更及时,有了这笔贷款秋收有望了!”4月1日上午在关岭自治县八德乡场坝村村民张红在八德信用社服务窗口前,一边接过5000元贷款,一边兴奋地说着。 今年入春以来,关岭自治县农村信用联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活动”工作重心,积极开展以“情况早调查、计划早安排、资金早投放”的信贷支农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农业发展的新特点,积极研究调整“三农”发展信贷资金相关规定,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绿色环保蔬菜生产能力,培育壮大畜牧业养殖,引导发展科技新型特色农业等资金支持,帮助关岭逐步实现农业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保大灾之后“农业不减效、农民不减收”。 截至3月底,关岭自治县农村信用联社筹集春耕备耕信贷资金达5000万元,已发放小额贷款评级证8000多户,发放支农信贷资金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们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 (特约记者 姚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