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维 他是如何迷恋上蜡染艺术,面对濒临消亡的民间传统手艺,他又将怎样去保护?在漫长的维权路上,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创作,又将如何寻找蜡染在艺术和市场之间的平衡点,既有市场,又能很好的发展艺术?为此,记者专访了我市蜡染艺术大师——洪福远。 痴迷蜡染走上艺术路 当记者和他谈起如何走上艺术之路时,洪福远说:“那是在1959年,我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附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文化馆工作,在艰苦的环境里、在为生存而劳苦之余,我就寻求精神寄托。”年轻时的他想当一名画家,工作之余经常下乡采风写生,也常为少数民族妇女画像。在无数次交往中,他从内心敬佩那些拿起针线刺绣或做传统蜡染的人,从而开始痴迷蜡染。 “那些东西是如此有生命力和文化内涵”,于是他就向她们学习,并融入她们的生活之中。为了发展,他开始学习,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具象的等等,充分吸收画种的养分,丰富自己的民族蜡染宝库。 “设计蝴蝶纹样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许多活泼的小蝴蝶在眼前飞舞,时而成双成对,欢快无比,时而成群结队,组编成美丽的花朵。多么迷人的场面,多么美妙的乐章。”他说,“万物皆能人格化,大自然处处都是美,只要你有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处处是生机盎然。” “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应用于蜡染艺术中,增加了蜡染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当然,蜡染就是蜡染,必须保持她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当我发现一些古典与民间思维相似时,那真叫人激动和振奋,从而领会到民族艺术的精魂之所在。”他告诉记者。 义不容辞保护民族文化 为了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效发展民族艺术产业,洪福远将一生的劳动成果和积蓄都放在建一座功能较为齐全的蜡染艺术馆上。他说:“当时想通过这种方式提供游客参观、学者研讨、学生实习、并能生产、表演和销售的蜡染艺术基地。”因为比较贫穷,所以当初只能采取以文养文的方式和滚动式的发展。他回忆十多年前,日本、法国、台湾等地的教授和学者渗入到贵州收走大批的民族服饰、蜡染、挑花、刺绣等,只能干瞪眼、干着急的情形,他异常地激动。于是他决定仅自己最大的努力先收藏。“只有这样才能抢救濒临消亡的民间传统手艺。” 洪福远经历了两次官司。第一次是1993年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的作品维权。起因是他创作设计的蜡染图案在市场上被仿制。1993年到1998年,他一直在打官司。第二次在2008年,遇到了现在蜡染协会的法律顾问李俊律师,在他的支持了,洪福远又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的作品维权。这次是人家用他的作品去参赛,并且获得了大奖,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气愤,于是又开始了维权。 对于现在的维权,他很有信心。为了蜡染的发展他表示:将和蜡染协会以及协会的法律顾问李俊共同努力,争取打赢更多的官司,让那些盗版、侵权的人不敢继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将组织协会的相关人员在全国办几次真假蜡染的对比展出,让人民了解真正的蜡染。 在传承中创造辉煌 对于蜡染怎样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既有市场,又能发展艺术。洪福远说:“社会经济大发展,全球经贸一体化,这是大趋势。文化多样性,民族独特性也是人们的共识和追求,作为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也应该融入国际大家庭,也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加入到时代进步的潮流中。” “在保护的基础上来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来开发,开发得好,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倘若不开发,只固有根基,也可能会随着农耕文明的瓦解而自行消亡。”他叙述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还会存在吗?我们应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意识,要自尊、自爱、自觉、自信。” 文化总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把我们的文化优势化为时代进步的动力,同时也应该吸取其他先进的理念和优势,以丰富我们民族文化大宝库。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应该见到我们民族的身影,有我们文化的魅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今天,当我们融入国际大家庭时,也应该从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创造蜡染艺术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