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张淼淼· 用电空中取,用水天上来,用热地下寻……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处处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连奥运馆区地面的砖,都充分考虑到雨水的渗透性!”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副部长余小萱在给记者介绍北京奥运场馆中的绿色环保技术时,忍不住自豪地加了一句。 “这次奥运工程建设可以说是我们各项环保新技术应用的大全。在奥运历史上,这么多项新技术同时使用在奥运场馆中,可能还尚属首次。” 余小萱说。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专门成立了“三大理念工作组”,通过6年多的努力,有625项新技术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体现绿色奥运的技术就有358项,大体上分为3个方向:水资源保护为121项,新能源利用项目69项,节能技术168项。 “这些新技术使用的种类、数量和规模都是空前的,一定会对我国的环保事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余小萱语气中充满自信。 作为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奥运”一直是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兑现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向全世界作出“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北京在几年来的筹备工作中一直坚持奥运筹备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把绿色奥运理念渗透到奥运会筹办和场馆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对水的节约、循环利用成为本次奥运场馆建设中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由于采用自然雨水采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技术,使得奥运场馆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就能通过雨水系统自动补充到场馆水体,加上场馆本身的中水处理系统,如此大规模的游泳场馆,就基本可以实现污水的“零排放”。 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技术,使北京奥运场馆绿色能源提供比例高达26%以上,北京奥运场馆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太阳能发电系统已在国家体育馆等七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年发电量达58万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近万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费用电量,仅此一项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0吨。 除了北京,作为奥运会分赛区的青岛、天津、秦皇岛等城市在推进建设“绿色奥运”的过程中也注重细节。青岛奥帆中心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源热泵应用示范工程,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风能和太阳能路灯、中水回用系统等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为了保障奥运花卉的使用,天津早在去年10月就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花卉“上街”试验,为“奥运花卉”在今年8月绽放提供参考和借鉴;秦皇岛大力推进北戴河湿地恢复工程,确保奥运会足球比赛在绿色清新的环境中进行。 诸如此类的细节建设还有很多。奥运会期间,北京禁止土方挖掘、水泥搅拌和混凝土浇筑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奥林匹克中心区还将全部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动和氢燃料的环保车;严格控制用挥发性材料进行的室内装修。 余小萱说,奥运会筹备的7年,也是北京环境改善软硬兼施的7年,“硬”指的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比如空气、水、固废等方面的改善,“软”是指公众的环境意识的提高。 通过本次奥运的大型场馆建设,我国显然积累了大量绿色环保理念和操作技术。有大量中外的设计、建筑、施工、研究等多个部门的企业参与,其积累的大量新技术、新经验,无疑将为中国未来“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奥运的场馆建设已告一段落,一个绿色环保的中国还在大步继续前行。正如余小萱所言,奥运场馆建设中应用的绿色环保的技术,为中国未来乃至国际社会,特别是为北京的环保城市建设,将起到标志性作用。 |